如何控制特大城市?很显然,并不是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把工厂和既有居民搬迁到中西部地方去,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在绝大多数时候,企业家可以自由决定资金的流向,之所以要在这些地方投资,并不因为它们是不是特大城市,而在于这些城市能不能带来合理回报。作为一群追逐利润的群体,哪里有钱就往哪里投。
既然无法疏散既有城市居民,又不能强令企业撤离特大城市,那么政府该通过何种方式来“严格控制”主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从今年开始,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通过“科学定位城市功能,适当疏散一些城市功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转移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优化人口结构”。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疏散城市功能来达到减少新增城市人口的目的。
但这种做法能够成功吗?事实上,早在政府主动“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之前,市场已经有过类似行动—“逃离北上广”就是对这一趋势的生动注解。但是经过几年的“逃离”,北上广的人口并没有大幅度减少,相反,还有越来越多的小城镇或者中小城市的人口“涌入”北上广。
为什么要重回北上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只有在这些一线城市才会有足够的就业岗位。由于人口集聚带来的社会分工,各种各样的人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职业。举个例子,尽管大城市的房价很贵,新进城市的一代买不起房,但是你可以通过给那些能够买得起房的人服务—比如说从事房地产中介来开始职业生涯。
换句话说,如果你在特大城市成不了高富帅,但是你可以通过为高富帅服务而获得一个稳定的职业。民间自发用脚投票的“逃离北上广”已经宣告失败,那有什么理由相信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的做法就会取得成功?(《南方都市报》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