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前问题
支付问题
入住帮助
团体订房
业主加盟
我的订单
我的点评
修改密码

我们在生活里看到彼此的影子

都市生活 | 11年前

  2014年,我参加了全国“两会”报道,当开幕和闭幕之时,我看到汉族、维吾尔族等不同民族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手挽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时,我不由自主地为他们那种亲密无间的感情和团结向上的精神而深深地感动。我想,这世上,能把人深深打动的,一定包含各族群众发自内心的团结友爱;能把人深深打动的,也一定包含各族群众前进奋斗的急切脚步……

  从古至今,从北疆到南疆,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农田里挥汗,在草原游牧,在工厂劳作,在校园诵读……大家从你的生活里看到了我的影子,从我的生活里看到了你的影子,大家的生活到处充满了彼此叠加的影子。而不管是哪一种生活,都朝着阳光方向生长,都展现出一种良性的互动。我为生活在和谐团结的新疆感到幸福。

  记忆中的老城镇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市,读小学时,我随父母来到新疆阜康市甘河子镇生活,并在那里成长。

  记忆中,山东老家无论是人群的面貌,还是人文风情,都趋向清一色和单一化。原以为天下的人和事都是如此,殊不知到了新疆,我的眼睛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从盛夏7月还穿着皮袄的哈萨克牧民悠然骑马穿过小镇,到三九严寒维吾尔族群众家门口馕坑里拿出的馕饼与烤包子,每一样,都让我觉得新奇。

  小镇不过两万人,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的群众聚居在一起,由于不同的民族习俗,小镇的生活看起来非常多样化。每天清晨,我常常碰到去小镇清真寺做礼拜的人们,之后又看见一些厂矿下夜班的汉族工人,他们会急匆匆地聚集在维吾尔族店主的烤肉摊上吃几串烤羊肉,一些经营凉皮、凉粉的回族摊主,也会大声招呼来往穿梭的食客,而埋头酣畅淋漓吃拌面的,永远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不同民族群众。

  小镇生活如此多样化,并不意味着情况就纷乱芜杂。我住在那里十余年,从没听说过各民族群众之间有纠纷,甚至连他们吵架斗嘴的情况都难得听闻。大家知道,友好相处,小镇才有生气,才能稳定,才会繁荣。

  小镇上也有露天电影院,三天两头,操着维吾尔语的耄耋老人,讲一口山东话、河南话、甘肃话的汉族老人,还有各族小朋友,他们会扎堆一起看各种电影,精彩迭起时,他们总能不由自主地一同鼓掌,一同眼眶湿润。从好不热闹的电影院嘈杂声中,我常常感悟到小镇的和谐与其乐融融。

  生活在新疆很幸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交集场景,在小镇上的物质生活层面和精神生活层面随处可见。

  记得读高中时,我有一个维吾尔族同桌努丽古,她开朗、热情,是我高中生活心目中最美丽的女性。

  为什么努丽古会有那么长的睫毛,为什么她的眉毛会那样弯?为什么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所描述的那种美貌,会在她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她究竟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常常对汉族文化和维吾尔族文化展开热烈的交流。从她那里,我知道院子里五彩斑斓的海娜花是用来染指甲用的,她们家里的女性,包括年龄很大的老奶奶,也会经常往眉毛上涂抹一种生眉的植物草汁。过古尔邦节时,他们必定是要杀羊的,结婚时,婚宴往往在晚上举行……从我这里,她知道了饺子怎么包,压岁钱为什么要给,中秋节为何要举家团圆等一系列汉族习俗。

  那时我们的知识有限,对新疆的历史文化和它以外的文化并不谙熟。但就在一次次沟通和探讨中,青涩的我们既没有产生过嫌隙,也没有发生过见解隔阂。相反,深深的认同感,深切地扎根在我们心灵深处,我们的友谊一日比一日深厚。

  此外,随着交往的密切和知识的积累,我们愈发现,从古至今,新疆并不单属于哪一个民族,它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与汇合之地。

  这种发现并不仅仅局限于高中时代。后来,在北疆阿尔泰山,我看见了哈萨克族毡房的诗意;在天山北坡,我聆听到了回族“花儿”的美妙;在南疆广袤的土地,我看见了星罗棋布的绿洲文化。尤其是草长莺飞的夏日旅游季节,南北疆无数个风情迥异的旅游点上,不同民族的人们穿梭往来,尽情感悟着新疆的壮美与特色文化,那种多元文明的水乳交融,常常让我感到,生活在新疆,是一种幸运。 老朋友的新生活

  在有着一体多元文化的新疆,我的人生体验也不断向纵深处发展。我常常流连于新疆国际大巴扎,或者在出差南疆时流连于艾提尕尔清真寺外的广场,就在那些静悄悄的洞察中,我的六根深深体味到了这片东西方文明交融深处之地的神奇。

  10多年后,当我长成青年,离开了小镇。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感受新疆多元文明融合之美的同时,我发现,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群众,都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过上了新生活。

  前段时间我回了趟甘河子镇。当市场上卖羊肉的维吾尔族摊主向我打招呼时,我几乎不认识他了。这位妈妈当年认识的老邻居显然过得不错,他用油花花的手打手机时,那款手机崭新铮亮,是时下最新款式的品牌手机。听其他认识的人说,这位维吾尔族大叔家有了汽车,盖起了楼房,日子过得挺美。

  日子过得不错的,显然不是他一个人。在我记忆中,甘河子镇到处都是低矮的小平房,现在,楼房林立,许多认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大叔大妈都已搬进了敞亮的楼房,有了自己中意的生活。

  有段时间我频繁参加高中同学聚会,让我吃惊的是,当年极其会跳“霹雳舞”的一位维吾尔族同学吐逊江,现在居然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我们聚会时,他的手机不断响着,频繁的生意来电证明了他生意的火热。当他喊着累的同时,我其实已注意到他脸上的愉快和满足。

  最近的这10年,当记者的职业便利,更让我感受到新疆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民族个体与群体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热汗古丽·依米尔就是典型的例证。这位阿克陶县玉麦乡阿玛希村的女孩儿,从农村大田进入工厂车间,后又迈入大学校门,再到当选为自治区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以特立独行的举动,屡屡冲出人生等高线,频频跃入公众视线,完美实现了“致富能手、大学生、全国人大代表”的人生“三级跳”。

  新疆是美丽的新疆、团结和谐的新疆,发展的新疆!我是一个幸福的新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