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嘉定区徐行镇钱桥村杨家村民组热热闹闹,“客堂汇大家都来赛”活动正在这里举行。这是徐行镇围绕“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以“客堂汇”活动为平台开展的一次普通的趣味体育活动。活动分为激情擂台赛、活力趣味赛、健身“噶三胡”以及民俗体育汇四项内容,村民们在家门口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参与,感受体育生活所带来的乐趣。
务农项目变身运动项目
“以前挑担都是一二百斤的,这个啊太轻”刚参加完挑担接力赛的孙大爷有些得意的说。“挑担”是过去日常的田间农事,现在摇身一变成了运动项目,这项既熟悉又陌生的比赛顿时吸引了许多农村大爷大妈的参与。60斤的重量对于他们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反倒是一旁共同参加比赛的年轻人有些力不从心。
满满的童年回忆
在趣味比赛现场,踢毽子、滚铁环、拉绳子这些充满时代特色的小游戏,现在玩来同样是妙趣横生,这让不少上了年纪的市民们找到了童年的回忆。其中也不乏游戏高手,今年60多岁的张大爷就是一个滚铁环的好手,别人手中不听话的铁环在他手中顿时乖巧起来,指哪儿走哪儿。张大爷:“小时候没什么可玩的,当时父亲给做了铁环就整天不离手,没想到现在手还没生”。
健身养生多运动
自今年徐行镇开展30分钟体育生活圈以来,全镇目前拥有健身广场60个,居民从家步行5至10分钟就能找一个健身点。在世纪绿苑的公园内,每天早晨总有许多人在一起锻炼,62岁的王雪龙是这里的健身达人,自公园建成以来便在此处晨练,离家只有5分钟的距离。不过他说,现在因为附近健身点多了,许多老伙伴都不来了,这里可冷清了不少。而每到傍晚时分,健身点上又聚集着跳广场上的男男女女。
体育锻炼不仅需要人们动起来,更需要人们有运动锻炼的理念,掌握锻炼的妙用。在活动现场的另一角一位专业老师正为基层群众讲授系列健身养生保健知识,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听讲。他们发现原来很多习以为常的习惯都成了生活中有损健康的误区。徐行作为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镇,老龄人口占比33.8%。人们对于健康长寿孜孜以求,全镇的百岁老人现在6位,明年将增加到10位。在全镇28家“客堂汇”内,每周都会有医学专家为老百姓讲述健康知识。
民俗传统卷起运动新风尚
而最让小朋友着迷的,要数现场的风筝制作了,由镇风筝队的几位老师傅当场授艺。风筝是徐行的一项传统特色,制作台上随意摆放着、竹子、斧子、刀子等材料工具,老师傅们全情演绎着竹子是如何变化为风筝的过程。做完后,老师又和孩子们一起到旷野上放飞风筝,漫天的纸鸢迎风而展,空中洋溢着人们观看风筝高飞的欢呼声,田野上奔跑的身影渐行渐远。这项既动脑有动手传统,也折射出体育运动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客堂汇”是徐行镇2013年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创新项目。过去,只要生产队长哨子声一响,整个村宅瞬间就响应起来,村民拖儿带小集中到队长的“客堂间”听报告、议大事。如今这种老式但行之有效的方式被重新运用到社会服务工作中来。现在全镇共有28个农家客堂汇,按照“三个一”标准建设,即“有一间宽敞明亮的客堂间、一块标识明显的铭牌、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负责人”。
为了方便市民群众就近就便参与体育健身项目,徐行镇文体中心结合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内容,招募并组建了村居体育指导员队伍,他们中绝大多数是客堂汇的负责人。同时把各项体育服务资源和小型健身活动融入客堂活动中,为各客堂间提供“体育活动菜单”,并根据各客堂汇的特点,提供相应的特色服务。比如,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域和动拆迁别墅等地,把体质测试站活动和指导员培训放在客堂汇里,为居民提供体质健康指导并进行糖尿病人运动干预活动。在一些场地开阔,硬件设施较好的客堂间里,公布健身活动排片表,村里的健身团队可以直接参与健身活动中,还能直接对各项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团队活动的参与率与积极性。在客堂间里举办“大家都来赛”农家客堂游戏擂台赛等活动,丰富群众体育生活。今年还根据基层群众健身活动需求,在钱桥村、徐行村、曹王居委等客堂汇周边新建了健身活动场地,增设了健身活动器材,使客堂汇的体育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当天下午,伏虎村、徐行居委等全镇11个村、居委的健身队纷纷量相,进行了“快乐体育活力运动健康生活”的全民健身节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