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刘向东
晚报记者 祝玲 报道
昨日,上海最低气温已降至1℃。在上海协和双语学校里,各种爱心活动却让人觉得暖意浓浓。
2014年新年前夕,本报再次联手徐汇区民政局、上海广播新闻中心《直通990》、协和双语学校、协励汇等,为云南山区的贫困孩子开展义卖,同时,也为徐汇各街道的200户特殊家庭送上米、油以及孩子们制作的特殊礼物。
几小时义卖筹得十多万元
昨日上午,在上海协和双语学校里,来自学生以及家长们的各种爱心物品把学校走廊里堆得满满当当,而社区里的爱心人士以及不少学生家长也早已来到拍卖现场。“你就买一碗吧,我今天早上4点钟就起床做的。”一名正在卖炒饭的女同学,对身边的男同学说着,希望对方能花10元钱买一份她亲自做的早点。与其他的义卖现场不同,这些拍品都带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我们还鼓励孩子们把自己手工作品拿出来。”协励汇志愿者说。
义拍正式开始后,几乎所有的东西都遇到了“抢购”。据主办方介绍,昨日一共收到了数百件孩子、家长、老师捐赠的物品,而短短几个小时的义拍,这些包含着大家爱意的小物品,竟然拍出10多万元金额。
“所有的拍卖所得,都将汇入"协励汇"的基金,这些钱将会用到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身上。”协励汇志愿者说。
爱心米油送进特殊家庭
在关爱西部贫困山区孩子的同时,协励汇也不忘身边的特殊家庭。昨日,100套爱心物资,由100个家庭一对一送到徐汇区受助者的家中,其中包括本报5个编辑记者志愿者家庭以及晚报团员青年。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志愿者家庭在领好物质后,又到超市购买了牛奶、孩子的玩具、书包等,也一起送过去。
志愿者王女士介绍,当她得知要去的家庭住在湖南路时,心里还有些不安,这么高档的地方,也会有贫困家庭?当她到达时,眼前的一切让他们觉得难以想象。年轻的母亲带着10岁的脑瘫儿,父亲在得知孩子是脑瘫时,离他们而去,只剩下母子俩相依为命。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母亲的乐观和孩子坚强,更让他们震撼。经过妈妈细致照顾和训练,孩子成了医学上的奇迹,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学,而且完全不逊色。
“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也鼓舞着、温暖着我们,这给我们的孩子也是最好的教育。”王女士说。
据协励汇发起人之一海滨介绍,他跟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交谈时,得知上海也有不少贫困家庭,而城市里的贫困家庭由于城市物价压力,生活或许更为艰难。今年,他们与徐汇街道联系,得到200户贫困家庭的名单,在新年来临之际为他们送上米、油以及孩子们的特殊礼物。
昨日,100户家庭已全部送完,12月31日,还有100户家庭会继续延续温暖。
8年坚持3年探索
8年前,上海协励汇公益组织结对云南双江,为孩子们提供帮助,并坚持一年一度的新年义卖,将所有捐款用于帮助双江的孩子们。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举行冬日送温暖活动。2011年,上海电台《直通990》节目以及协和双语学校、上航波音757/767飞行大队、协励汇、新闻晚报等为彭浦街道百户困难家庭送去米、油和冬衣。2012年年底,上海电台《直通990》、协和双语学校、星沪中为古美街道107户贫困家庭送去米、油和小礼物,为10名小朋友完成新年梦想。
今年徐汇区民政局、上海电台《直通990》、协励汇、上海协和双语学校以及本报再次举行该活动。